寧德地區大黃魚優勢養殖區域的科技成果
一、“六·五”后期(1985年)的人工育苗初試成功
二、“七·五”期間的科技攻關
1986~1990年,原省科委及原農牧漁業部立項,省閩東水產研究所、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等單位完成。突破了人工催產與百萬尾批量育苗技術。
1985年,《官井洋大黃魚繁殖保護區管理規定》通過福建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實行。
三、“八·五”期間(1991~1995年)的育苗與養殖技術的中間試驗
1、《大黃魚養殖技術開發研究》中間試驗項目:1991年提出關于建立閩東大黃魚水產支柱產業的建議,該建議后由省人大常委會轉省科委、水產廳等部門當年立項實施《大黃魚養殖技術開發研究》中間試驗項目,1991~1995,由省水產廳立項,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
2、《大黃魚人工養殖技術開發研究》項目:1992,省科委立項,寧德地區科委承擔。
3、《福建沿岸大黃魚養殖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1994~1996,省科委立項,省海洋所、寧德地區科委、霞浦縣山海集團公司承擔。
四、“九·五”期間(1996~2000年)的產業化
1、科技項目:
(1)《大黃魚多季人工育苗技術研究》:1995、1996年驗收,寧德地區水產局立項,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及其試驗場完成;
(2)《大黃魚集約化養殖與育苗技術開發》項目:1996~1998省科委立項,省海洋所、寧德地區科委、霞浦縣山海集團公司承擔;
(3)《大黃魚池塘健康養殖技術》豐收計劃:1997~1999農業部立項,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及試驗場等單位完成,2001年獲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
(4)《大黃魚養殖產業技術研究》:1998~2000年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立項,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及試驗場完成;
(5)《大黃魚養殖產業化 示范基地建設》:1998~2001年省科委立項,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及試驗場承擔;
(6)《大黃魚養殖產業化 病害防治技術研究》:1998~2001年省科委立項,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和省水產研究所承擔。
2、技術服務:
(1)福建省大黃魚養殖產業化技術服務隊一隊:1998年開始,寧德地區水技站(隊長單位)、福建師大、省水產研究所等單位。依托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試驗場,對寧德、福州兩地區的大黃魚養殖戶開展技術服務。
(2)寧德市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站:1999年成立,2004年前依托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試驗場,之后依托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及閩東水產研究所病害防治站對大黃魚養殖戶開展服務。
3、技術培訓:
(1)全省大黃魚養殖技術培訓:1997年由省科委、水產廳主持,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福建師大、省海洋所授課。
(2)全國大黃魚養殖技術培訓:1998,由全國水技總站主持(在福州),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福建師大授課。
(3)寧德市大黃魚養殖技術培訓:1997~2007年由寧德市大黃魚協會與會員單位、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聯合舉辦大黃魚養殖技術、水產品質量監督員等培訓13期,累計培訓達5000多人次,頒發資格證書2000多本。
4、病害防治 :
①寧德地區大黃魚養殖病害防治網絡建設,(1998開始),寧德地區水產局下達,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及試驗場、蕉城、霞浦、福鼎、福安等縣(市、 區)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
②大黃魚養殖病害月測報,(2000開始)由省水技總站下達,寧德市及蕉城、霞浦、福鼎、福安等縣(市、區)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
5、對大黃魚重點養殖區三都灣進行環境監測:
為保證大黃魚產業健康發展,為保護網箱養殖環境提供水質資料,1998年利用我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試驗場魚病實驗室水質化驗設備與船只,對三都灣海域及網箱區設8個站點、每月兩次的水質監測。2002年承擔了農業部的“閩東漁業檢測中心”建設項目?,F已提升為寧德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監測項目擴大到赤潮監控區、生態監控區、大黃魚繁殖保護區、重點增養殖區與漁業生態監控區等項目。
五、“十·五”與“十一·五”期間(2001年至今)的產業升級
1、大黃魚養殖標準化:
(1)《大黃魚 標準綜合體》福建省地方標準;2000年省海洋與漁業局下達,2001年由省技術監督局發布實施,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與試驗場起草。
(2)《無公害食品 大黃魚養殖技術規范》:國家農業行業標準 2001年立項,2002年農業部發布實施, 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與試驗場起草。
(3)《大黃魚親魚、苗種》國家水產行業標準 : 2002年下達、2005年通過審定,已報批,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上海水大起草。
(4)《大黃魚種質》國家標準 : 2002年下達、2005年通過審定,已報批 , 上海水大、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起草。
(5)2002年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獲福建省標準化先進單位稱號:該站不但承擔多項大黃魚標準起草,同時努力構架原良種繁育、病害防治、環境監測、技術培訓和信息網絡等5大體系,為實現大黃魚養殖標準化創造條件。
(6)《注水大黃魚判定方法》:
(7)《大黃魚圍網養殖技術規范》:2013年8月,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2013年第4號文《福建省地方標準批準發布公告》,將《大黃魚圍網養殖技術規范》以DB35/T 1350-2013標準號批準發布,
(8)《鹽制大黃魚》:以SC/T3216-2016實施,由寧德市漁業協會與福建福鼎海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牽頭制定。
(9)《大黃魚繁育技術規范》:以標準號SC/T2089自
2、科技項目:
(1)《大黃魚染色體組操作技術培育全雌良種及應用技術研究》項目:2001~2006年省科技廳立項,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主持,集美大學協作。
(2)《冷藏鏈流通水產品品質控制及預測系統開發》項目:2006~2008,省科技廳立項, 寧德市夏威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承擔,水科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協作完成。對大黃魚冰鮮產品的微生物控制及貨架期進行開發利用。
(3)協作項目 ①《大黃魚精子冷凍保存與人工授精技術研究》項目:1999~2001,省教育廳立項,福建師大承擔,寧德市水技站及試驗場協作;②《大黃魚三倍體培育技術研究》項目:2000~2003,省科技廳立項,省水產所承擔,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及試驗場協作;③《大黃魚病害及性早熟防治技術研究》項目: 2000~2001,科技部863項, 廈門大學、國家海洋三所承擔,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協作防早熟項目;④《養殖大黃魚品質改良育種技術》項目: 2003~2005,科技部863項目,集美大學主持,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及試驗場協作;⑤《大黃魚抗病功能基因的克隆與鑒定》項目: 2004~2006省教育廳、2005~2007省科技廳分別立項,集美大學主持,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及試驗場協作;⑥《大黃魚遺傳改良與養殖示范》項目: 2004~2006,省科技廳重大專項, 集美大學主持,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及試驗場協作。
(4)2010年12月,《大黃魚優化冷卻鏈物流與鮮度預測技術示范》獲得2010年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寧德市漁業協會是第2完成單位。
(5)2011年1月,《大黃魚人工養殖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主要完成單位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等
3、基礎建設:
(1)《福建省國家級官井洋大黃魚原種場建設》:1998~2005,農業部立項,2005年驗收,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及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總投資700萬元,其中農業部補助200萬元,其余500萬元自籌及世行貸款,因地方財政困難,由承擔單位還貸中。大黃魚原種場現已啟動運行。
(2)寧德市水產生物病害防治站:世行貸款項目,由閩東水產研究所承擔并還貸。
(3)閩東漁業檢測中心建設: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現運行中。
(4)寧德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在原有的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試驗場水質化驗室基礎上建成,現運行中
(5)省海水水產良種場建設:由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試驗場承擔,運行中。
(6)寧德市官井洋大黃魚增殖站:1986年成立,為官井洋大黃魚養殖增殖提供服務。承擔大黃魚基地對蝦、黃魚、貝類人工育苗、開展魚、蝦、貝、藻育苗有償服務;海洋生態保護與開發。
(7)大黃魚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2015年10月,由福建福鼎海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承建的“大黃魚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實現了我省水產行業建設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
(8)國家級大黃魚遺傳育種中心:2016年3月,寧德市官井洋大黃魚養殖有限公司與集美大學合作建設國家級大黃魚遺傳育種中心。
(9)國家大黃魚產業科技創新聯盟:2016年9月,國家大黃魚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選舉福建福鼎海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為聯盟理事長單位。
4、成立寧德市大黃魚協會,為大黃魚產業開展如下服務:
寧德市大黃魚協會(市漁業協會)成立于2003年5月,范圍涵蓋寧德市技術服務、育苗、養殖、加工、流通、出口及飼料、漁藥經營等各行業。2004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民間組織”。
(1)《福建省大黃魚優勢養殖區域發展規劃》編制:受省海洋與漁業局的委托,寧德市漁業(大黃魚)協會于①2003年編制《福建省大黃魚優勢養殖區域一期(2003~2007年)發展規劃》②2007年編制《福建省大黃魚優勢養殖區域二期(2008~2015年)發展規劃》;③2007年派市漁業(大黃魚)協會會長參加農業部漁業局組織的全國《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域二期(2008~2015年)發展規劃》大黃魚部分的編制工作。
(2)注冊“寧德大黃魚”地理標志:2004年寧德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大黃魚協會向國家質檢總局申請注冊了“寧德大黃魚”地理標志?,F已由協會的會員企業在國內市場試用,并將在出口大黃魚產品中全面推廣使用。
(3)開展誠信大黃魚與質量安全行業自律活動。
(4)繼續開展有關大黃魚質量安全等技術培訓工作。
(5)繼續開展大黃魚行業及其技術信息服務工作。
5、2002年大黃魚被列入農業部六大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域發展規劃。
6、寧德市三都澳海上漁排于2004年通過國家旅游局的審批,成為首批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之一。
7、利用全國及福建省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項目進行大黃魚標準化網箱養殖技術推廣:2006及2007年在寧德市蕉城區開展大黃魚標準化網箱養殖技術推廣的全國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示范縣建設;
8、“寧德市出口大黃魚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2004年起協會依托會員單位閩東水產研究所、寧德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和水產技術推廣站的儀器設備與人員技術優勢,對寧德市出口大黃魚開展技術指導與培訓、病害防治、水質監測、飼料與藥品等投入品監控、水產品質量預檢驗等服務。
9、2008年4月, 福建海鵬公司通過對美HACCP認證。
10、2008年7月由寧德市科技局、海洋與漁業局聘請19名以當地人才為骨干、全國知名漁業專家為顧問的從事大黃魚科研專家成立“寧德市大黃魚產業技術委員會”。劉家富為主任委員、劉振勇為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11、2008年8月,官井洋大黃魚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12、“中國大黃魚之鄉”:2008年9月,寧德市蕉城區被評為“中國大黃魚之鄉”。
13、2008年10月,寧德市騰源水產有限公司獲得我市首張GAP證書,吳玉樹漁排成為全國首家通過GAP一級認證的海水網箱。
14、2009年大黃魚產業體系建設被農業部列為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在大黃魚原良種繁育、健康養殖、精深加工等進行扶持。
15、2009年8月,福建海鵬水產實業有限公司率先通過歐盟認證,為我市水產品走向歐盟、美國起到規范和引導作用。
16、2010年3月,寧德市政府制定了《寧德市蕉城區出口大黃魚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開展示范區建設。
17、2010年4月,福建海鵬水產實業有限公司全國首家獲得海水網箱養殖大黃魚GAP認證。
18、2010年11月“蕉城區大黃魚養殖國家標準化示范區”通過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組織專家驗收。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授予“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稱號。
19、在“2010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中,“寧德大黃魚”品牌評估價值2.96億元。
20、2011年6月,在省海洋與漁業廳、寧德市政府的支持下,寧德市漁業協會作為承擔單位正式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申請注冊“寧德大黃魚”證明商標。
21、2011年7月寧德市政府出臺《關于研究促進“寧德大黃魚”產業持續發展暨爭創中國馳名商標會議紀要》
22、2011年12月福建省大黃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廈門大學、集美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與我市水產企業共24家單位為成員,寧德市海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為理事長單位。
23、
24、2011年“寧德大黃魚”被農業部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評估價值3.53億人民幣。
25、2012年1月福建省大黃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入選福建省科技廳省級產業技術創新重點戰略聯盟。
26、2012年2月“寧德大黃魚”獲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27、2012年10月示范區通過了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考核組的考核驗收,2012年11月《質檢總局關于公布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名單的公告》(2012年第172號)正式批準為國家級示范區之一。
28、2012年福建岳海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的“岳海”、寧德市金盛水產有限公司的“三都港”、寧德市夏威食品有限公司的“夏”、寧德市海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海名威”四家大黃魚企業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寧德水產企業馳名商標實現零的突破,并躍居全省設區市首位。
29、2012年“寧德大黃魚”品牌評估被農業部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評估價值5.44億人民幣
30、2013年6月寧德市漁業協會召集大黃魚收購企業開展行業自律,簽署行業自律協議,杜絕注水染色行為。
31、
32、2013年9月,福建省大黃魚企業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福建省大黃魚企業重點實驗室由福建福鼎海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承擔。
33、2013年“寧德大黃魚”被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列為福建省重點打造的十大漁業區域公共品牌之首
34、2013年寧德市政府《寧德市加快推進“寧德大黃魚”品牌建設實施方案》
35、2013年福建福鼎海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的“九洋”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至此寧德五家大黃魚企業獲中國馳名商標。
36、2013年寧德市出口大黃魚質量安全示范區通過復審,保持國家級示范區稱號。
37、2013年“寧德大黃魚”被農業部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評估價值6.34億人民幣
38、2014年2月,國家質檢總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在泉州安溪召開了示范區建設工作現場會,寧德市出口大黃魚質量安全示范區被授予國家級示范區牌匾。
39、2014年寧德市漁業協會與中國建設銀行的網上平臺“善融商務”合作建設的“寧德大黃魚”專業市場正式運作。
40、2014年5月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寧德市漁業協會主辦“寧德大黃魚北京推介會”。
41、2014年9月寧德市漁業協會主辦“寧德大黃魚上海推介會”。
42、2014年10月中國漁業協會大黃魚分會成立,會長單位為寧德市金盛水產有限公司,尤信鈴任會長。分會的成立將在國家級層面提升國大黃魚在國內外影響力,有助于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協調大黃魚產銷和出口,以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43、2014年10月在福州主辦了第二屆中國大黃魚產業發展論壇。
44、2014年10月寧德市漁業協會主辦“寧德大黃魚福州推介會”。
45、2014年10月,福建檢驗檢疫局與寧德市人民政府授予寧德市漁業協會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牌匾。
46、2014年11月“寧德大黃魚”被福建省工商局評為福建省十佳地理標志商標
47、2014年11月“寧德大黃魚”被福建省工商局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48、2014年大黃魚企業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的“威爾斯”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另霞浦縣農副產品產業協會“霞浦海帶”獲中國馳名商標,寧德水產馳名商標數量繼續穩居全省設區市首位。
49、2014年“寧德大黃魚”被農業部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題組評估價值10.7億元。
50、2015年7月,由寧德市漁業協會、中國漁業協會大黃魚分會與相關企業合作建設的手機APP平臺“掌上黃魚網”上架運營。
51、
52、2015年我會會員新增2家省重點實驗室,分別是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種水產配合飼料重點實驗室和福建閩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花鱸育種重點實驗室。
53、
54、2016年12月,“寧德大黃魚”入選“2016年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55、2016年12月,“寧德大黃魚”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56、2016年,寧德市漁業協會被列入福建省優秀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人推廣示范名單。
57、2017年5月,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漁業協會大黃魚分會、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聯合主辦的“大黃魚產業發展論壇”在寧德舉辦。
58、2017年8月,中國漁業協會大黃魚分會在寧德召開首屆海洋文化節,授予7家基地“高品質大黃魚養殖示范基地”稱號。
59、2017年9月,“寧德大黃魚”被授予“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60、2017年11月,中國漁業協會大黃魚分會、蕉城區委宣傳部等共同承辦的“首屆寧德大黃魚捕撈季”活動在海洋牧場舉行。
61、2017年,“寧德大黃魚”被授予“2017年度福建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62、2018年,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協會主辦的“2018大黃魚產業發展論壇”在寧德主辦。
63、2018年6月,蕉城區的“中國大黃魚之鄉”稱號通過復審。
64、2018年6月,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首屆國魚論壇暨2018中國大黃魚產業峰會”在寧德召開。
65、2018年9月,“一品
66、2018年10月,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系列的第二屆寧德大黃魚捕撈季在三都澳舉辦,探索“人魚海”和諧gon共存之路,助推大黃魚產業升級。
67、2018年11月,第三屆大黃魚節暨第五屆中國大黃魚產業發展論壇在浙江臺州召開。
68、2019年4月,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9中國大黃魚(國魚)產業發展論壇”在寧德主辦。
69、2019年4月,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第二屆國魚論壇暨國大黃魚產業峰會”在寧德召開。
70、2019年7月,寧德市漁業協會舉辦“寧德大黃魚”十大品牌和“我最信賴的大黃魚飼料品牌”評選。
71、2019年8月,第四屆中國大黃魚文化節在寧德舉辦,活動由中國漁業協會、蕉城區人民政府主辦。
72、2019年9月,寧德大黃魚推介會在高雄“2019年臺灣國際漁業博覽會”舉行。
73、2019年,為更好的開展大黃魚質量安全檢測服務,寧德市漁業協會設立了三個實驗室,分別位于夏威大廈、城澳、七星。
-
“寧德大黃魚”地理標志產品,規范生產經營秩序,保證產品質量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