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市水產養殖病害測報與預報(2020年09月)
一、9月份魚病測報:
①渦蟲?。?/span>該病是9月份寧德市網箱養殖大黃魚的主要魚病之一。其中以福鼎市沙埕港的沙埕口至羅唇一帶養殖區較嚴重,日死亡率高達5%,累計死亡率達30%;其次為三都灣的七星、長腰、大灣、盤前、斗帽、白稱潭和池下等養殖區,累計死亡率約10%。主要危害當年苗種及部分養成魚。②本尼貝尼登蟲?。?/span>該病是9月份寧德市網箱養殖大黃魚的另一種主要魚病之一。霞浦縣的東吾洋與蕉城區大灣等大黃魚網箱養殖區較嚴重。大部分病魚受貝尼登蟲侵蝕后均繼發性感染細菌而有魚體潰爛、尾椎骨裸露、瞎眼等癥狀,主要危害養成魚,但也有部分當年魚種受感染。③缺氧窒息死魚:三都灣內的溪南鎮七星至黃厝埕網箱區養殖的大黃魚于中旬小潮汛期間發生缺氧窒息死亡近千個(4米x4米)網箱框位的魚。業界認為其缺氧原因是由于渦蟲等寄生蟲寄生在大黃魚鰓上,一是破壞鰓組織而影響呼吸,二是寄生蟲侵襲鰓部而分泌大量黏液包住鰓組織、進一步影響呼吸。再加上網箱區布局密集與小潮汛流小,最終造成局部網箱大黃魚批量缺氧窒息死亡。④一種纖毛蟲(未鑒定種)癥:9月中下旬在三都灣的蕉城區大灣與霞浦縣的七星等網箱區養殖的大黃魚發現鰓上(體表未發現)寄生有一種纖毛蟲,蟲體大于盾纖毛蟲,病魚鰓絲粘有泥狀污物,重者呈缺氧狀在水面上漂浮,日死亡率在5‰左右。主要危害當年苗種,養成魚也有感染。⑤魚體潰瘍?。?/span>上述病魚寄生渦蟲或本尼登蟲后,大多繼發感染細菌而引起魚體充血、鱗片脫落、魚體潰蘭、尾椎骨裸露等癥狀,并引起陸續死亡。⑥肝膽綜合癥(“白鰓病”):本月在寧德市蕉城區的大灣、橄欖嶼等網箱養殖區的大黃魚流行該魚病,主要危害養成魚,大量投喂冰鮮餌料的發病率較高,個別嚴重的日死亡率近10%,經停餌和投喂保肝中藥合劑后大部分病情減緩;福鼎市沙埕港也有零星發生與死亡。病魚體表與各鰭黃色,鰓白無血色,膽囊腫大、膽汁充盈、深綠色,脾臟腫大。
二、10月份魚病預報
①渦蟲?。?/span>該寄生蟲病10月份將會繼續在寧德市海水網箱養殖的大黃魚中流行,預防方法:①適時投喂魚用多維或Vc、免疫多糖類等,以增強魚體抗病力。②保持水流暢通與環境衛生。③降低養殖密度,搞好。④使用硫酸銅潑灑或敵百蟲掛袋,搞好環境衛生與水流暢通,可減緩流行或促進康復。②刺激隱核蟲?。òc?。?/span>隨著海區水溫的下降,10月份將迎來今年第二次“白點病”多發期,特別要注意漁排面積過大、布局密集、養殖密度過大,以及淺水和靠岸的養殖區,應保持網箱區的水流暢通和環境衛生。定期投喂魚用多維,以增強魚體抗病力;發現感染苗頭,及時選擇低平潮對著魚群潑灑福爾馬林溶液,并在網箱中吊掛“蘭片”(“雙硫合劑”)與“白片”(含氯)等緩釋劑。用藥應保證休藥期。③纖毛蟲?。?/span>一種現未鑒定種類的纖毛蟲,其主要寄生于大黃魚當年魚種的鰓內,宜在近低平潮至開始漲潮的該段時間里潑灑硫酸酮溶液予以防治。
信息來源: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寧德市漁業協會魚病防控組